缺铜会引发白癜风吗 http://pf.39.net/bdfyy/bdfhl/190329/7007768.html桦南县位于黑龙江省东北部,三江平原西部。白山黑水孕育出怎样的养蜂精神?本期“蜂采人生”主角路春荣让您了解这位中国最东北端的桦南养蜂女。
CBFU路春荣是黑龙江省桦南县养蜂协会的会长,中国蜂友联盟执行官,家住桦南镇群力村。她和丈夫养了多箱蜜蜂,虽然不多,但是在桦南县域内是最大的养蜂户。
丈夫养蜜蜂是三代传承,而她只是一个“新兵”,虽说是新兵,也已经养了32年了。这一路走来,酸甜苦辣,五味杂陈,但她从没后悔过,并希望以蜂会友,为和谐的生态发展传播正能量。下面是路春荣的几个养蜂小故事。
▲年2月18日CBFU路春荣接受佳木斯电视台采访
一碗蜂蜜水嫁给了养蜂人。
年冬天,父亲很认真地跟她说,有人介绍一个三代养蜂人,想让她去见一面。她很纳闷,每次有人来提亲,她只要躲出去,回来后父亲是不会再提这件事的,因为父亲知道她可能不喜欢,这也是她们父女俩好几年达成的一种默契。
可是今天父亲为什么会认真的跟她说这件事呢?父亲语重心长的说,桦南县的林场多,植物种类也多,养蜜蜂是他自己一生想做的事,可惜家里没有祖传的技术,所以,父亲就把希望寄托在她身上,也是期盼她未来有一个美好甜蜜的生活。
▲CBFU路春荣(右)在蜂场
没过几天,介绍人带她去对象家。
农家小女孩,第一次去相亲,是害羞?是紧张?还是天冷?她也说不清楚,反正就觉得自己脸是热的,嗓子是硬的,心是突突跳的。当时的场面,现在想起来应该是很尴尬的。
好在片刻间,这种尴尬的场面被一碗浓浓的蜂蜜水冲淡了。那是她此生第一次喝蜂蜜水,浓度、温度和甜度是那样的和谐,就感觉全身的每一个毛孔中都充满着幸福与美好。
回家后,她告诉父亲同意嫁到养蜂户家,要过上她想要的甜蜜生活。4个月后,她就结婚了,那年她才21岁。
▲CBFU路春荣(右)在蜂场
一次群蜂攻击她,以后再也没有穿过裙子
裙子和化妆品可以说是女人美丽和青春的代名词,然而养蜂女人的美丽和青春是刻在心里写在脸上的,这也是小蜜蜂对养蜂女的恩泽。
▲CBFU路春荣年轻时登记照
年6月的一天,路春荣和往常一样穿着连衣裙,在院子里饲喂两只散养的小猪。小猪抢食会打斗追逐,它们在蜂箱顶上像跳木马似的来回穿越,突然有一只小猪出现了“猪失前蹄”,摔倒在蜂箱盖上。
瞬间,蜜蜂倾巢出动,奔她而来,那是她第一次看到并理解什么叫“蜜蜂炸营”,什么叫“蜂拥而至”。
全身裸露的皮肤上都是蜜蜂,特别是双腿,蜜蜂成批的上,这一批蜇完下一批再来,她被蜇倒在地上,腿上蜜蜂留下的蛰针数百个。
▲CBFU路春荣生活照
静躺在炕上她痛定思痛,就想搞清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在半信半疑中她找到了最初的答案,可能跟她穿裙子和用化妆品有关。
从此,她再也没穿过裙子,再也没用过化妆品香水之类的东西。
这些年来,她虽然每年风吹日晒的时间超过半年,但是她的皮肤和同龄人相比,要比她们好很多,身体的免疫功能和抗病能力也比他们强壮。
▲CBFU路春荣(右)和佳木斯蚕蜂站长杨君(左)、牡丹江冯永谦
一本《养蜂手册》是她此生的良师益友
被群蜂蜇过不久,父亲带她来见一位会养蜜蜂的前辈,他叫范春志,是桦南县孟家岗林场养老院的院长。
路春荣一进大院,树荫下面整齐摆放的几十只蜂箱,立刻吸引了她的注意力,范老师正在那检查蜂群,他轻柔的一举一动,远看像在打太极拳。走近一看,他长得比自己父亲还年轻,实际上他比路春荣父亲要大将近10岁。
路春荣情不自禁的叫了一声:“范老师好!”,并发自内心的说了一句:“你真年轻!”
范老师笑着回答:“是吗?要想年轻身体好,养蜂事业少不了。这个他早些年就跟你爸爸说过,可是你爸爸说自己没文化,学不会,你有文化可以完成你爸爸的心愿了……
▲CBFU路春荣和丈夫、孩子合影
说着说着他们来到了范老师的办公宝,房间挺大,物品摆放有点凌乱,但是所有的东西都应该是跟养蜂有关的,所以,路春荣就像刘姥姥进大观园一样,对什么都感兴趣。在范老师的书架上,各种养蜂工具书、养蜂期刊这都有。
两个月后,路春荣从范老师的书架上淘出了一本厚厚的《养蜂手册》,这本书是由江西养蜂研究所主编,农业出版社年出版,32开本,全书页,30万字,图文并茂。范老师看她如获珍宝,爱不释手,就索性将这本书送给了她,她十分感谢。
从此,这本书就一直陪伴着她,它成为路春荣养蜂过程中真正的良师益友,尽管后期她也买过一些关于养蜂的科普书籍,但是都没有这本书介绍得更详细,更直观。
▲CBFU路春荣在蜜蜂王国
一个月的蜂疗让她重新站了起来
养蜂人的酸甜苦辣只有自己知道,在外人看来,她每年多半时间是随着蜜蜂在外面追花夺蜜,有诗也有远方,实际上还是苟且的时候多。
长期的弯腰工作,腰椎病已成了养蜂人的职业病。年春节期间,路春荣的腰疼病犯了,很严重,躺在炕上几乎起不了床。有蜂友跟她开玩笑说,百米之内必然能找到解药,解药就是你家数以万计的蜜蜂。
一语惊醒梦中人,路春荣也突然想起来了,之前在媒体上看到过很多关于蜂疗的报导,而且她这个病好像用蜂疗很对症,但是她们家的蜜蜂正在室外越冬呢,也不方便把它弄出来做蜂疗。
再说,术业有专攻,养蜂人终究不是针刺疗法的大夫,怎么蛰?蛰哪里?蛰多少?这些她就一无所知了。
30年前她让群蜂蜇倒下,站起来养蜜蜂30年又累倒下,现在是想让蜜蜂把她蜇站起来。
路春荣从另一位蜂友那里打听到,桦南县本地就有中医蜂疗诊所。于是,她从正月十六开始,做了一个月的蜂疗,最高的时候每天要蛰80针,效果非常的好。
头两天她几乎是躺着进出门,后期她是自己走着进出门。还别说,这一个月的疗程结束后,路春荣感觉腰椎疾病都去根儿了,这两年再也没犯过。
▲CBFU路春荣在蜂场
一群古老的“精灵”能让她靠它养老
路春荣养了半辈子的蜜蜂,蜜蜂也能为她养老。
最新医学研究表明,在全球社会职业中,养蜂人的长寿排在了前列,胜过医生排名,这并不奇怪,虽然年轻时养蜂人随蜜蜂追花夺蜜,身体方面有所透支,但是长期食用蜂产品,养蜂人的身体里补足了抗氧化、防衰老的元素,因此很多养蜂人,鹤发童颜,身手敏捷,思路清晰,身体年龄和心理年龄远远小于生理年龄。
路春荣和丈夫商量过,儿子已经结婚在城里安家了,他们有自己的工作生活,她们将来也不打算进城去养老,暂时还能上山去追花夺蜜,当然,总有一天她们会上不去山的,那时她们就在农村的生活区繁殖蜜蜂。
繁殖蜜蜂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远远低于追花夺蜜期时的工作量和劳动强度,只要身体能行动,没有阿尔茨海默症,凭着年轻养蜂时积累的经验,繁殖蜜蜂的工作是完全可以和她们相伴终身的。
本文为“CBFU中国蜂友联盟”特别策划之
《蜂采人生》一线养蜂人系列纪实文创第五十一期
"蜂盟"之《蜂采人生》策划团队:
编辑:于亚莲、李承金
校对:程忠建、殷立群
主办单位:中国养蜂学会养蜂者专委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