治疗白癜风花费万科老大不好当
万科的中报显示,报告期内,万科营业收入及净利润分别约为162.5亿元及20.6亿元,较去年同期分别上升50%及23%。尽管这一业绩仍然相当漂亮,但光鲜的数据很大程度上是源于去年的存粮。今年以来,房地产市场进入拐点,房地产市场量价齐跌,消费者观望情绪浓重,万科更是大举降价牌,降价保量。
同日公布的万科7月业绩显示,7月万科实现销售面积36万平方米,销售金额31亿元,同比下滑27%和15%。这是自今年6月万科首次出现销售面积同比下滑后,再次明显折现业绩拐点。对于接下来的走势,王石称鉴于宏观环境的复杂性和不确定性,此次行业调整的时间可能会延长,部分地区甚至可能出现过度调整。
自去年以来,随着信贷紧缩*策的逐步实施,地产行业整体步入了漫长的调整期,在银行、股市等融资渠道受困之下,众多房企都面临着资金紧张的尴尬。万科同样也未能幸免。中报显示,上半年万科短期借款大幅增加至53.5亿元,比去年同期的11.05亿元同比增长384.28%。
为了应对后市,王石说万科已做好了最坏的打算:进一步下调房价,增加小户型比例,并减少开工面积,控制拿地面积等。从这些具体举措来看,万科显然会更坚决地实行现金为王,加速资金周转和缩短开发周期,以控制成本和减少风险。万科甚至已提前筹备了过冬资金:中报显示,公司期末持有的现金达到153.7亿元,超过短期借款及一年内到期的长期债务总和。
王石曾透露,在碧桂园模式中,他很看重的一条便是以低价换周转。事实上,早在2006年,万科就已做出判断,随着宏调不断深入,资金将取代土地成为制约行业发展的最大瓶颈。因此,在这轮市场调整到来之时,万科便开始选择快速周转策略,不断提高资金的使用效率。也正是在这一思路之下,万科此前开启了席卷全国的降价风暴。而从中报及王石的表态来看,短期内弃价保量的降价策略仍会继续沿用。
外患:负面新闻接二连三
对于内忧,万科尚可以做到进退有据,但接二连三的外患却让万科的阵脚开始大乱。
说到外患,首当其冲的就是捐款门事件。捐款门让万科及王石备受非议,唾液四溅。王石多次就此事道歉,且承诺捐款1亿元资金参与震后重建,而舆论仍然不依不饶。
捐款门好不容易渐渐冷却,南京的物价门又把万科推向了风口浪尖。2007年年中,针对少数开发企业捂盘、惜售、哄抬房价等行为,南京出台了一房一价*策。依据该规定,南京万科的光明城市(三期)项目基准价为每平方米7360元,销售价格可在基准价格基础上最高上浮5%。光明城市(三期)有十栋物业,于去年4月开始销售,由于行情一路上涨,前8栋物业最高销售价格摸至万元以上,均价8450元/平方米,若继续按照指导价定价,最后未售的两栋价格须低至3900元/平方米左右。
引发物价门的正是这两栋位置最好的楼王。按常理其预售价会最高,但价格上涨就会与一房一价*策违背,而如果执行一房一价将价格降低,此前的业主便会有意见。无论卖还是不卖,万科都会陷入尴尬局面。有传言称,万科可能将两栋楼以7000元至8000元/平方米的价格通过团购方式卖给某企业,以规避一房一价*策限制。尽管这一说法遭到万科的否认,但两栋楼王迟迟未售却是现实。
目前,有消息称南京物价局可能会认定万科违规,后者可能面临8760万元的巨额处罚。为了解决物价门问题,老王亲自赶到南京救火,力争协商解决,但至今未果。事实上,自南京实行一房一价制度以来,实际违反该*策的绝不止万科一家,不少开发商为规避该*策,将楼盘以低价卖给关联企业,再从不在限价范围内的二手房市场卖出。但目前,可能挨刀却只有万科却是事实。
南京的物价门悬而未决,广州万科又麻烦上身。8月2日,因一名外来人员在广州万科新里程工地坠楼身亡,万科在广州的所有在建项目被全部叫停。而此前因一个工地出现安全事故其全部项目便被停工整顿,这种处理甚是少见。
作为一家以透明、规范著称,治理结构完善的上市公司,此前万科一直被认为是业内楷模。捐款门让万科背上污点,错在自身怨不得天尤不得人,但面对南京的价格门和最近广州的停工门事件,万科或许会发出老大不是那么好当的感慨。
事实上,从捐款门到物价门再到项目停工门等一连串事件的背后,也影射出万科正在遭遇一场前所未有的公关危机。不知这场危机,一向对形势判断很准的老王此前是否曾火眼金睛扫描过?2008年还剩下四个多月的时间,接下来的日子里,不知道还有什么厄运在等着万科?王石所言的万科做好了最坏的打算是不是也包括这些不可控的外患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