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0:14
殷春祥向记者展示蜂箱内抽出来的网子。
成排的蜜蜂箱布满了山头。
红网时刻9月22日讯(记者王兴夏)每个地方都是待1个多月,全年都在追赶花期,过着颠沛流离的寄人篱下生活,这就是养蜂人的真实生活写照。9月20日,红网时刻记者在湖南省株洲市攸县江桥街道奥林村和桐坝村,采访到了三位地地道道的养蜂农民,他们养蜂时间最长的已经几十年,最短的也有五六年时间。
多箱蜜蜂遍布多个山头
驱车多里,最后沿着弯弯曲曲的村级水泥路,记者来到桐坝村和奥林村看到,半山坡上一排排蜂箱摆满了山头,一群群的蜜蜂围着蜂箱飞来飞去,嗡嗡作响。
三位蜂农从左到右依次是单小云、殷春祥和张章云。
看到漫山遍野的蜜蜂箱,记者想点一下到底多少箱时,养蜂人单小云说,这里一共有多箱蜜蜂,因为蜂蜜销售不出去,本来还可以养更多的蜜蜂。看到记者的到来,单小云随手拿开一个盖在箱子上的塑料袋子,从箱子中扯出一板网子,只见两边蜜蜂覆盖,时不时飞起又落下。
单小云拿着这板网子,手轻轻一抖,蜜蜂迅速脱落下来。他用刀把网子上溢出的蜂巢割下来,里面全部是晶莹剔透的蜂蜜,蜂蜜从蜂巢中慢慢流出。“尝尝吧,这是地道的真蜂蜜。”记者接过刚切下来的蜂巢,直接用嘴吸吮,好甜又好香。“好吃但不能吃太多,否则你吃不了中饭的。”单小云笑着对记者说,直接这样吃蜂蜜,吃多了等下会很难受的,肚子和喉咙都受不了。
养蜂成了人生的最大兴趣
今年72岁的张章云和68岁的单小云,分别是衡东县江坪村人和洣坪村人,49岁的殷春祥则是衡东县杨林镇荣丰村人,三个人因为都喜欢养蜂,都带着各自的蜜蜂追赶花期,久而久之,三个老乡便走在了一起,结伴而行,干脆一起合伙养蜂。
三位蜂农因为赶攸县荷花基地花期来到了攸县江桥街道奥林村和桐坝村。
张章云从20多岁开始养蜂,后来因为担任村干部(村秘书)停了七八年没有养蜂。年开始,他不再担任村干部,便重操旧业,继续养蜂到现在。因为老伴已经去世多年,他成了一个单身老人,养蜂成了他老年生活的最大兴趣。“以前一年可以赚10万元钱以上,去年开始,蜂蜜根本卖不出去,今年能够养活自己就已经不错了。”张老望着眼前成排的蜂箱,感慨万千。
单小云年轻时在株洲做服装生意,因生意不济10多年前回到老家,一边养老一边养蜂,就这样慢慢成了一个养蜂专业户,如今他眼里只有蜜蜂,他也习惯了这种颠沛流离的生活。
殷春祥是三个蜂农中最年轻的一个,他因为自己血压特别高,干不了重体力活,在五六年前开始一边养身体,一边养蜂营生。不幸的是,他老婆在年因脑溢血去世了,留下两个男孩子,一个12岁今年读初一,一个10岁今年读小学五年级。因为父亲常年在外养蜂,两个孩子只能寄养在姑姑家,靠着吃低保维持生计。殷春祥只能带着他的蜜蜂追着花期养蜂营生。
追着花期到处奔跑四海为家
养蜂人居无定所,主要是因为要找蜜源,蜜蜂要采花才能产蜂蜜,养蜂人只能不停的赶花期。他们养的蜜蜂主要有中蜂(本地中华蜂)和意蜂(意大利引进来的蜜蜂),中蜂对零散的花粉也会采,但蜂蜜产量低;意蜂则要求高,一般只采花海,蜂蜜产量高。
单小云家里有10多个大瓦缸和塑料瓶存放着原生态蜂蜜。
三个养蜂人告诉记者,他们一般每年二月份去广州茂名地区,那个时候那边的荔枝花盛开,一个花期一般是一个月左右的时间,所以他们带着蜜蜂赶花期,基本上一个地方待一个多月。三月份就去了广西,那边的荔枝花期比广州迟一些,然后到了5月20号左右就到了茶陵,茶陵有大面积的乌桕树,乌桕花是蜜蜂的最爱。到了七八月份,他们就到了攸县的荷花基地,荷花盛开。9月20号左右,他们就赶五倍子花期,主要在攸县和衡南一带。10月底,他们就到了衡东洣江生态园,赶琵琶花期和茶叶花期。春节前他们会回到衡东县的老家,那个时候蜜蜂在自己家乡可以采油菜花,过完春节他们就又赶去广州了。就这样,他们带着多箱蜜蜂,辗转在不同的地方,每年都不停地追赶着花期。每到一个地方,他们都会借住在当地村民家中,自己做饭菜生活。“在茶陵我们住在帐篷里,和蜜蜂一起住在山上。”殷春祥说,借住村民家中,一般不要出租金,都是老熟人了。当然,养蜂人一般也不会亏待房东,他们会送些蜂蜜或花粉给房东。
蜂农卖不出蜂蜜的苦恼
养蜂虽然不是苦力活,但也不是一个轻松活。蜜蜂也有天敌,晚上经常有山蛙、老鼠跑到蜂箱口偷吃蜜蜂。所以,这些养蜂人基本上要24小时看着蜜蜂,蜂在哪里,人就在哪里。“我们必须跟着蜜蜂走,随时看着。”张章云告诉记者,有时候蜜蜂也会跑,你不看着就可能一箱箱的蜜蜂跑了;还有就是蜜蜂也会发病,只有时时观察,发现问题就能及时处理;碰到一段时间天气不好的话,蜜蜂外出就采不到蜜,缺糖就要及时补糖给它们吃,以维持它们的生命。“晚上我们要经常起来驱赶山蛙和老鼠,白天我们要防大黄蜂,一只大黄蜂一分钟可以咬死40只蜜蜂,”殷春祥是晚上起来最多的一个,白天他们看到有大黄蜂飞到蜂箱附近,就会立马用网子去网,或者用药去毒死这些蜜蜂的天敌。
刚摇出来的蜂蜜要先过滤才能装瓶。
他们养蜂现在最大的苦恼,就是真蜂蜜销售不出去。“现在养蜂的人也多,市场上真假蜂蜜难辨,市民所以想买又不敢买。”殷春祥说,他们的蜂蜜基本上都是卖给熟人或者熟人的朋友了,很少有新顾客,主要是他们都是农民,不会上网,不会玩抖音,更不会直播带货,所以销售成了大问题,要不然他们还可以养更多的蜜蜂。
记者在单小云家中看到,他们家里有10多个大瓦缸和塑料瓶,里面都是存放着原生态的蜂蜜,估计有两千斤。一路追赶花期,四海为家,带着蜜蜂到处奔波,到头来这么好的蜂蜜只能收在家中,真是令人叹息!
“如果有人需要真蜂蜜,可以联系殷春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