蜂蜜

注册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

名老中医肖国士教授治疗眼眶蜂窝织炎临床验 [复制链接]

1#

案1张某某,男性,53岁。

初诊:患者平素性急躁,发病前夜,饮酒半斤,约经5个小时后,右眼球胀痛、头痛,次日发现右眼球突出,红痛急速加剧,视力骤降,怕光流泪,难闭,眼内有灼热感,右眼视力0.1,左眼视力1.0。右眼睑红肿,球结膜混合充血,高度水肿,眼球向前突出31毫米。固定不动,按之坚硬,触痛明显。红细胞万,血色素9g,白细胞,中性58%、淋巴40%、嗜伊红2%,血沉40毫米/小时。伴头痛发烧,烦躁不安,四肢麻木,口苦咽干喜饮,小便*赤,大便秘结。脉洪大有力,舌质红,苔腻而*。诊断为右眼眶蜂窝织炎。

辨证:热*内蕴,灼目伤睛。

治法:清热解*,凉膈泻火。

主方:凉膈消*饮加减。

处方:金银花、连翘、蒲公英、紫花地丁、野菊花各15g,重楼、栀仁、*芩、芒硝、生大*(后下)各10g,薄荷、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7剂后,眼球突出由31毫米降到18毫米。球结膜水肿充血已基本消退。眼球胀痛、头痛亦减轻。继用前方加减:上药连服15剂后,右眼球突出消失,两眼球大小已对称,眼睑及球结膜水肿亦消失。右眼视力1.2。

按语:患者素性暴躁,嗜酒、烟、茶,致中焦运化失常,火*内生。目在脏属肝,肝开窍于目,肝为风木之脏,火极生风,风火引动于目,扰乱清窍所致。本方由凉膈散与五味消*饮加减化裁而成。其中凉膈散善于泻脏腑之实火,五味消*饮善于消感染之邪*,合而用之,以全其泻火解*之功,故名凉膈消*饮。方中去紫背天葵加重楼者,一是前者货源紧缺,二是后者的解*作用大大超过前者,故乐而加之。

案2李某某,男性,28岁。

初诊:4天前夜间,无明显诱因,右眼骤然红肿疼痛,眼球急速突出,视物模糊不清,某医院用青、链霉素等治疗,未见好转。现右眼上、下睑皮肤红肿灼热,睑结膜充血,右眼球高起35毫米,运动受限,球结膜明显水肿充血、坚硬拒按。视力右0.1,左1.0。伴头痛,畏寒发热,体温C。全身酸痛,心烦不安,夜寐不宁,口苦咽干,喜饮,脘腹胀满,纳少便秘,小便*赤并烧灼感。脉弦大有力,舌质红赤,舌苔*厚而干。诊断为右眼眶蜂窝织炎。

辨证:热*内蕴,肝火上攻。

治法:清热解*,消肿止痛。

主方:泻青丸加减。

处方:玄参20g,生石膏、金银花、连翘各15g,生栀子、*芩、龙胆、菊花、浙贝母各10g,防风、川大*(后下)、生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7剂后,头痛,畏寒发热,全身酸痛,心烦不安,夜寐不宁,口苦咽干,脘腹胀满,纳少便秘,小便*赤等症状减轻,右眼红肿疼痛和眼球突出明显消退,已可自如转动。继用前方加生地*15g,赤芍10g,服9剂后,诸症已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双眼视力1.0。

按语:方中用金银花、连翘清热解*;用*芩、川*连、川大*清热泻火;用玄参、生石膏、知母养阴泻胃;用龙胆、栀子清热泻肝;用菊花、浙贝母、防风袪风化痰;用生甘草调和诸药。全方共奏清热解*,消肿止痛之功。本案为热*重症,应用清热解*的大方重剂治之,以免引起热*内陷,而危及眼球和生命。

案3贺某,女,31岁。

初诊:左眼红肿热痛已2天。现压痛广泛,球结膜高度水肿,眼球向正前方突出,转动受限。伴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壮热神昏,面赤气粗,小便*赤,脉数,舌质红绛,苔*。诊断为右眼眶蜂窝织炎。

辨证:火*内陷,逆传心包。

治法:清热解*,清心开窍。

主方:清营汤加减。

处方:水牛角(单味久煎,取汁兌服)30g,生地*20g,金银花、连翘、玄参、麦冬、丹参各15g,竹叶心10g,*连6g,安官牛*丸(药汁送服)1粒。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7剂后,剧烈头痛,恶心呕吐,壮热神昏,面赤气粗,小便*赤等症状减轻,左眼红肿疼痛和眼球突出明显消退,已可自如转动。继用前方加板蓝根15g,服12剂后,诸症已愈。随访1年,未见复发。

按语:方中水牛角、生地*、丹参清营凉血;*连、银花、连翘、竹叶心清热解*;玄参、麦冬养阴清热。诸药合用共奏清营解*,泻热护阴之功。因壮热神昏,故用本方汤药送服安官牛*丸,清营解*,清心开窍以醒脑。

案4匡某,男,32岁。

初诊:起病2天,左眼球突出,转动失灵,眼睑红肿,灼痛拒按,伴发热恶寒,头痛面赤,脉浮数,舌红苔*。诊断为左眼眶蜂窝织炎。

辨证:热*炽盛,上攻目窍。

治法:清热泻火,解*散邪。

主方:五味消*饮合内疏*连汤。

处方:金银花、蒲公英各20g,连翘、野菊花、紫花地丁各15g,*芩、栀子、大*、当归、赤芍、槟榔、薄荷、桔梗各10g,*连、甘草各6g。每日1剂,水煎服。

复诊:服7剂后,发热恶寒,头痛面赤等症状减轻,左眼红肿疼痛和眼球突出明显消退,已可自如转动。继服前方12剂后,诸症已愈。随访半年,未见复发。

按语:方中用金银花、蒲公英、野菊花、紫花地丁、连翘清热解*,消痈止痛;用*连、*芩、栀子清热泻火解*;当归、赤芍凉血活血;用大*、槟榔通腑泻热,行气导滞;用薄荷、桔梗疏风散邪;甘草清热和中。诸药合用,共奏清热泻火,解*散邪之功。从而使热*消,肿痛除。

预览时标签不可点收录于话题#个上一篇下一篇
分享 转发
TOP
发新话题 回复该主题